News from: iThome
40多歲的老牌化工廠,如何展開數位轉型?身為中小企業的聚和國際,雖然不似大企業有足夠的人才與資源,但仍從組織、技術與文化層面展開轉變,以20人IT小團隊之姿,挺進數位轉型的前段班。
你知道嗎?有一家臺灣化工廠自研自製的便利貼品牌──「N次貼」,已經躍居全球市占第二,成為3M最大的競爭對手,而它背後有點黏又不太黏的專利黏貼技術,就是與3M平起平坐的關鍵。不過,這家化工廠還有一款比N次貼更厲害的產品,也就是在藥物、疫苗、試劑製造中,用來穩定製程PH值的「生物緩衝劑」,近年來不僅搶下全球市占第一,更是Covid-19疫苗製造不可或缺的一環,可說是臺灣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!
深厚的化工研發實力,是聚和國際的立身之本,更一路引領這一家已經40多歲的傳統化工廠躍上國際舞臺。但是,要坐穩銷售寶座,不只要精進化工技術,產能也得跟上年年增長的訂單需求。如何更即時掌握生產資訊,克服產能瓶頸?這家老牌化工廠,從2017年啟動數位轉型,試圖以IT作為關鍵力量,走出自己的轉型之道。
設備聯網、建資料平臺,打下資料科學應用基礎
「數位轉型不可能一開始就大力投資,我們先從現場的精實改善做起,也進行資料科學的小型試驗,讓老闆覺得可行。」聚和國際總經理室暨資訊中心協理王邦畯回憶,2017年甫入職聚和,就率領IT團隊小規模優化產線,並開始導入AI試驗其有效性,來爭取高層對數位轉型的認同和投資。
王邦畯回憶,聚和當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,產線產量與品質不穩定,如生物緩衝劑每批產量,在不明原因下忽然減少超過1成,且持續半年未能有效改善。
為此,聚和花費半年時間,分析了近千筆數據,篩除掉不重要的特徵後,利用機器學習找出可能因子,「找到的問題因子,都是容易忽略的次要參數,」王邦畯指出,更重要的是在找到潛在問題後,須與製程工程師進行驗證與確認,才能更嚴謹的設置生產條件,讓產能恢復原有水準。
尋找問題的過程中,聚合也發現,內部生產數據不僅搜集不易,更難以善加利用。比如化學事業部生產一批商品,得花上7~14天,過程中須記錄將近3,000筆資料,由於仰賴人工抄寫,除了有抄錯風險,員工也可能刻意只抄寫符合標準值的生產參數數據,導致資料的真實性大打折扣。
搜集每一批商品的生產數據後,還得與生產工單結合,將每一批次商品的產能與良率,與其生產條件相對應,才能掌握有問題的生產梯次及其生產條件,進而利用AI分析其中的上千項因子,找出導致問題發生的關鍵因素。
因此,經過小規模AI試驗後,聚和決定啟動更大規模的轉型改造,隔年也向工業局申請智慧製造AI計畫,爭取外部資金與專家能量,正式展開數位轉型。
為了更有效利用生產數據,聚和將人工抄寫的生產參數,改為電子化記錄,8成欄位運用IoT系統每秒自動擷取,剩下2成則利用AI影像辨識來擷取,來大幅提升資料搜集的真實性與精準度。
生產數據蒐集透過IoT數位化後,聚和更導入了資料搜集平臺,利用其支援的通訊協定與系統串接能力,將工廠端的生產數據匯入其中,更串連了ERP與MES的資訊,將生產數據與物料、工單進行整合,並將數據進行視覺化呈現與管理。
不只優化產線,聚和也將內部即時蒐集的數據,與供應商的資訊串接,來改善上下游產業鏈的溝通效率,不僅對內清楚呈現供應商的用料交期與品質回饋,對外也提供客戶查詢訂單狀態與品質履歷等,來提高需求回應速度,縮短從接單到出貨的時間。
為擁抱AI重整IT編制
在數位轉型初期,聚和也大刀闊斧的調整了IT組織架構,將原本只有軟硬體兩組的IT團隊,重新劃分為三組。王邦畯解釋,原本的硬體組,是負責機臺維護、網路設備維運等MIS工作,軟體組則是負責維運ERP、人資系統、流程簽核系統等套裝軟體,但在擁抱數位轉型後,為了導入AI,IT編制也得隨之調整。
聚和參考了國際自動化協會的國際標準ISA-95,所列出的企業與控制系統整合架構,並重新調整自己的組織編制,將原先的硬體組重新定義為資訊工程組,賦予該組別搜集OT層生產數據的新任務,而原先的軟體組則改為資訊應用組,負責將OT與IT進行有效整合,也就是將製造平臺搜集的生產數據,與MES、ERP等系統串接整合。
除了既有團隊的重新賦能,IT編制下也新設置了一個經營分析組,負責開發資料科學相關應用,更向外招聘AI專家來加入團隊。
在這個分工架構下,當聚合內部提出一項AI應用需求,依據這項應用所需的資料類型,就會由資訊工程組從產線擷取生產數據,再由資訊應用組將其與工單資訊媒合,最後再由經營分析組來進行資料分析,開發出合適的AI應用。
同時,原先的資訊中心也併入總經理室,來提高IT部門的位階,改由總經理室直接管理。隨著數位轉型的力道提升,聚和IT規模也翻倍成長,從原先不到10人,增加到現在的20人。
結合AI、機械手臂與AGV,達到包裝與搬運全自動化
奠定了資料搜集與分析基礎後,2019年,聚和進一步擴大AI應用開發,比如建立AOI瑕疵檢測、人臉辨識差勤應用等,同時更結合了自動化設備,比如導入AGV與機械手臂,來達成從檢驗、封裝到搬運的全自動流程。
聚和的產線自動化改造,先從N次貼的廠區開始。當N次貼送達自動包裝線,機械手臂會先將折疊的紙箱打開、封底,接著運用AOI結合瑕疵檢測的技術,檢查每一個N次貼的包裝是否完整,再由機械手臂將其放入紙箱中,最後以塑膠袋封裝完成。後續,機械手臂還會將成品擺放到棧板上,整齊堆放完成後,由AGV自動將重達2頓的棧板運送到倉儲區。
目前,聚和已經有兩條產線達到全自動包裝與搬運,能節省原先裝箱、查驗,以及在堆棧與倉儲區的人力配置。
不過,正因AOI與自動化導入的目的,取代了部分人工作業,聚和導入這套自動化流程時,也面臨了員工的反彈。「如何讓資深員工了解,這件事情是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,而非取代原先的工作?」王邦畯指出,聚和大力向員工傳達「人機協作」觀念,強調自動化是為了讓員工改變工作型態,透過機器減輕原本的工作負擔,轉而從事更具價值的工作,比如減少從事堆放或搬運貨物等負重工作,改為學習品管,以利在品質問題發生時,能夠快速協助排查出可能的原因。
為了滿足人機協作的需求,在選擇機械手臂時,聚和也並非採用一般設有圍欄的工業型機械手臂,而是選用協作型機器人,只要受到外力碰撞就會立即停止,當員工與機器人協同作業時,可以避免受傷的風險。王邦畯也指出,為了讓廠區人員快速適應新的生產流程,資訊人員也得學習操作這些設備,親赴第一線來教導員工,並協助排解問題,以減輕現場人員的抗拒感。
下一步要搜集碳排數據、優化生產排程
延續過去的轉型成果,聚和也逐漸擴大數位應用規模,「數位轉型從剛開始的設備聯網、建立資料平臺,現在走到中段,開始水平展開了。」王邦畯表示,今年,聚和的數位轉型方向將著重客戶端的需求,力求轉型成果能為客戶帶來效益。
比如其中一大重點,就是要進行全面性的碳排放盤查,設法達到碳減量的目標。不只是因為臺灣法規明定,公開發行公司得開始揭露溫室氣體的排放數據,聚合國外客戶也為了因應碳關稅的徵收衝擊,開始對供應商提出減碳需求。王邦畯指出,「雖然現在鋼鐵、水泥和石化受到的影響較大,但這是國際趨勢,我們傾向先做好準備。」
因此,聚和去年先完成了溫室氣體盤查與產品碳足跡,估算出多項關鍵產品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,並取得國際認證。今年,則是要改變原先一年只進行一次碳盤查的做法,利用設備聯網、資訊串接的能力,建立起碳排放儀表板,來監控每季、每月甚至每天的即時碳排數據,再根據短、中、長期設定的減碳目標,動態調整減碳力道。
不只提前因應客戶未來需求,內部轉型工作也會繼續擴大,聚和要進一步優化生產排程。王邦畯指出,在數位轉型計畫前期,聚和已經改善了製程穩定度,下一步,則是要因應接單量的變動,以AI來優化ERP相關模組,做到自動調整生產排程,以維持足夠產能。
甚至更近一步,過去圍繞在生產端展開的數位轉型,現在將逐漸延伸到行銷與業務端,尤其,聚和計畫在2022年強化數位行銷,要優化官網的搜尋排序並增加內容含金量,讓網站的能見度再提升,更要導入CRM來優化客戶體驗。
不只要培養企業轉型意識,更要導入正確推行方法
聚和數位轉型過程中,這些技術與系統的革新,也進一步帶動了文化層面的轉型。然而,王邦畯指出,即使總經理與各事業部主管已經凝聚轉型共識,但在實際執行時還是會遭遇瓶頸。比如不諳IT專業的中階主管,「在執行層面,可能會見樹不見林,缺乏周全考量。」最常見的迷思是,誤認為導入系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,卻沒有提前思考原先的組織規劃、職能分工、作業流程甚至是資料搜集,是否已經完備。
「數位轉型過程中,一定要先界定組織的職能,再優化流程,最後才導入系統,」王邦畯指出,然而,一般企業實際執行時,「往往先找系統,再改流程,最後才思考組織架構。」
以聚和自己來看,當初導入知識管理系統時,就曾面臨了這個困境,因為組織本身缺乏知識管理的邏輯與架構,卻期待導入系統來解決問題,導致IT與該部門僵持了近半年的時間,最後才找來外部顧問,先引入正確的知識管理架構與觀念,再由IT挑選合適的系統導入。
王邦畯也藉這個經驗點出,在數位轉型的推動上,難免會碰到不同部門間的角力,如何建立正確的推行方式,從組織、流程到系統來展開轉變,是轉型路上的一大考驗。
公司檔案
聚和國際
●地址:高雄市大寮區華東路28號
●成立時間:1975年2月7日
●主要業務:造紙化學品、水處理化學品、生物緩衝劑、鋰電池添加劑、銅箔添加劑、自黏性便條紙
●員工數:466人
●年營收:2020年合併營業額3,588,701,000元
●資本額:1,732,041,000元
●董事長:郭聰田
●總經理:郭聰田
資訊部門檔案
●資訊部門名稱:總經理室暨資訊中心
●資訊部門人數:20人
●直屬主管:總經理郭聰田
●IT預算:1,000萬元以上
●資訊部門分工:分為資訊工程組、資訊應用組與經營分析組
IT大事記
●2012年:聚和官網建置上線、Oracle ERP上線
●2013年: BI Analyzer商業智慧系統上線
●2016年:MES軟體上線
●2017年:全面改用電子發票
●2018年:Easyflow改Deltaflow BPM電子流程管理系統上線
●2019年:聚和官網重建置上線
●2020年:WebISO文件管理系統上線、PI System上線
●2021年:Tableau軟體上線、人臉辨識系統上線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