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灣普篩最少要花46億元,還會篩出18萬無辜者!數字怎麼來?陳時中告訴你
全台灣普篩最少要花46億元,還會篩出18萬無辜者!數字怎麼來?陳時中告訴你
News from: 數位時代
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的日子,除了連續三天傳來「零確診」的好消息之外,指揮官陳時中也化身導師,親自講解為什麼台灣不進行普篩。4月28日,是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。指揮官陳時中也感性地說:「這一百天,謝謝全國民眾陪我們一起度過,有時候緊張,有時候可以輕鬆一下的日子。」
而除了是第三日傳來「零確診」的好消息之外,陳時中也在28日的記者會上化身為導師,親自講解台灣為什麼不對全部的民眾進行普篩。
先搞懂台灣的疫情現況
上圖的三角形為全台灣截至三月底的總人口數,約為2,360萬人。100天以來,粗估有近480萬人因呼吸道相關症狀而就醫,其中透過PCR篩檢(病毒核酸檢測;Real-time, RT-PCR),找出了截至28日以來的429例確診。
台灣現行方式,是採用病毒核酸檢測(Real-time, RT-PCR),透過喉頭、鼻咽拭子採取檢體,送往實驗室分析。一般來說,最快可在4-6小時內完成檢驗。
PCR篩檢。
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是:
480萬個有呼吸道症狀的人中,是不是還有潛在性的病人?
1,800萬個沒有呼吸道症狀的人中,是不是有確診的可能性?
480萬個有呼吸道症狀的人中,是不是還有潛在性的病人?
1,800萬個沒有呼吸道症狀的人中,是不是有確診的可能性?
陳時中也坦承地說:「 答案是都有可能,但重點是怎麼把傷害降到最低。 」
在深入了解之前,必須先了解幾個名詞:
盛行率:全部的人有多少人受到感染,舉例來說,100人中有5人感染,盛行率為5%。
快篩:快,指的是檢驗時間,統稱1小時內能完成的檢驗方法。
普篩:不管有沒有症狀,都進行全面檢驗。
快篩:快,指的是檢驗時間,統稱1小時內能完成的檢驗方法。
普篩:不管有沒有症狀,都進行全面檢驗。
而目前的檢驗方法可以分為三種:
PCR篩檢:檢驗時間為2~4小時,使用時機為 發病早期 。
抗原(快篩):檢驗時間為15分鐘,使用時機為 發病早期 。
抗體(快篩):檢驗時間為15分鐘,使用時機為 發病7天後 。
抗原(快篩):檢驗時間為15分鐘,使用時機為 發病早期 。
抗體(快篩):檢驗時間為15分鐘,使用時機為 發病7天後 。
換句話說,不同的檢驗方法除了有不同的時間之外, 如果使用的時機不對,還是會有誤差 。提到誤差就必須先了解「敏感性」與「特異性」。
上圖中為一次檢測可能會發生的四種現象:a跟b為「真的有病」,c跟d為「沒有病」。
最好的情況是真的有病,且檢驗為陽性的a,但問題在於會發生b: 有病,檢驗卻為陰性的情況 ,也就是所謂的偽陰性。而在沒病的人裡面,也會有檢驗為陽性的c(偽陽性)狀況發生,d則為真的沒病,檢驗也沒病的情況。
敏感性為有病的人裡面檢驗為真正陽性的狀況。(a/a+b)
特異性則為沒病的人裡面,檢驗為真正陰性的狀況。(d/c+d)
PCR也許較準,但花費大;快篩雖然便宜,卻不夠精準
上述都看不懂也沒關係,可以嘗試代入台灣的數字,如果針對所有台灣呼吸道症狀的480萬人進行PCR或快篩,在盛行率0.18的情況下,會發生如下圖的狀況。
以PCR篩檢,將會出現479例偽陽性(無辜的人),432例偽陰性(漏網之魚);以快篩來說,將會出現高達47,914偽陽性(無辜的人),2,160偽陰性(漏網之魚)。
如果以全人口(扣除有呼吸道症狀的民眾)來說,PCR會出現1,791例偽陽性(無辜的人)、1,620例偽陰性(漏網之魚);快篩則會出現17萬9,676例偽陽性(無辜的人)、8,100例偽陰性(漏網之魚)。
PCR篩檢也許較為精準,但是每次篩檢必須花費3,000元的費用,全國若進行PCR篩檢,將花費690億元與大量的時間精力;至於快篩的價格較低,每次200元,全國篩檢需要46億元,但準確率偏低,還須為了大量的偽陰性、偽陽性煩惱。
目前台灣針對通報的6.1萬名病例進行PCR篩檢,花費的金額為1.8億元。其中疫情調查後,的確有10人查無感染源,後續影響了17個確診案例。 但若為此全面以PCR篩檢進行普篩,將會浪費大量的醫療人力資源與金錢,並不符合效益。
台灣實施「精準防疫」戰略成功
而提到其他國家的做法,陳時中也解釋,韓國及歐洲的國家疫情較為嚴重,透過封城、半封城的方式,讓民眾在家等14天,搭配大量篩檢,出現病情的就趕快進行住院治療。台灣的個案數少,透過醫師評估症狀,準確通報採檢,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,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,有效地控制疫情。
陳時中也表示:「未來很多的科學證據、新藥、疫苗出現,也許會調整戰略,但目前『精準防疫』的戰略是成功的。」但他也強調疫情間仍要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、遵守社交距離,為全民防疫盡一份心力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