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防疫!陳建仁端出數據:半數人口減少一半社交,疫情可能得到控制

科學防疫!陳建仁端出數據:半數人口減少一半社交,疫情可能得到控制

News from: 風傳媒

新冠肺炎(武漢肺炎)肺炎疫情持續,副總統陳建仁晚間以「保持社交距離對管控武漢肺炎疫情的重要性」發文,籲國人確實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引,遵行保持社交距離各項措施,陳建仁直言,如果半數人口減少一半社交次數, 疫情可能會逐漸得到控制,但如只有少數人小幅度減少社交次數, 疫情仍會持續擴散。

陳建仁分析,避免群聚活動,可以減少社交次數達日常社交次數的20%,而且採取這項措施者佔全人口的50%,R值(傳染數)可以降為0.7-2.0,疫情可望到控制;如果全國禁止外出可以減少社交次數達日常社交次數的10%,而且禁止外出者佔全人口的90%,R值就可以降為0.2-0.4,疫情最容易控制。

不過陳建仁也坦言,「全國禁止外出將使經濟活動受到嚴重的限縮,並會帶來經濟的蕭條!因此,如何準確拿捏,對各國政府都是一大考驗!」


陳建仁也表示,截至3月31日台灣共有322名武漢肺炎確診病例,其中276名境外移入、46名本土病例。目前38名本土病例可以追溯到感染源,屬於家族、職場、醫院或學校內傳染,只有8名無法追溯到感染源。零星的本土病例並未建立連續的傳染鏈,因此並沒有出現本土病例呈指數增加的流行曲線。

陳建仁在文中指出,在沒有治療藥物和疫苗的情況下,人傳人的傳染病會很快地呈指數增加而快速擴散,唯一有效管控疫情的方法,就是透過隔離檢疫來降低接觸率。有效接觸率高,病例數會驟升驟降,流行很快就結束;有效接觸率低,病例數會緩升緩降,流行會持續較長時間。

陳建仁更附上多個圖表說明,如圖1所示,在200名易感受宿主(S0)的群體,如果有效接觸率是0.02 (基礎傳染數R0為200 x 0.02=4),只會傳染到7代 (G=7)疫情就結束,幾乎所有易感受宿主都發病,只留下3名易感染宿主(Sm=3)未被感染。



陳建仁說,「如果有效接觸率是0.01 (R0=2),傳染到第13代才結束,並留下38名易感染宿主未被感染。如果有效接觸率是0.005(R0=1),該疾病就變成地方性疾病,每代只有一名病例,傳到第30代還沒結束,並留下170名易感染宿主未被感染。」

陳建仁表示,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(CECC)最近呼籲全民共同努力,透過「保持社交距離 (social distance)」來降低R值,緩和流行曲線的驟升驟降,以爭取時間等待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的上市。「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很多,包括確定病例隔離治療、密切接觸者隔離檢疫、高危險群自主健康管理、學校停班停課、減少不必要群聚活動、封城鎖國等。」

陳建仁也分析,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效果,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,第一是「社交次數減少達日常次數的百分比 (a)」,a愈小表示社交次數減少愈多;第二是「減少社交次數者佔全人口的百分比 (f),f愈大表示減少社交次數的人愈多。

陳建仁製作圖表教導民眾減少社交次數的影響

陳建仁在文中提到,採取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以後的傳染數R值,可以表示如下:

R=R0 [1-(1-a2)f]
如表1所示,a愈小或f愈大,R0影響係數[1 - (1-a2) f]愈小,如果多數人大幅度減少社交次數,達到a=10%而f=90%,R0影響係數為0.109,也就是傳染數會從原有的R0=1.4-3.8降為R=(1.4-3.8) x 0.109 =0.15-0.41,疫情會迅速得到控制。
如果半數人口減少一半社交次數,達到a=50% 而f=50%的時候,R0影響係數為0.625,也就是傳染數R=0.88-2.4,疫情可能會逐漸得到控制。如果只有少數人小幅度減少社交次數,達到a=70%而f=30%的時候,R0影響係數為0.847,也就是傳染數R=1.2-3.2,疫情仍會持續擴散。
表2是台灣採取各種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的估計傳染數R。「病例隔離治療」和「居家隔離/檢疫」雖然可使a分別達到0%和5%,但是台灣接受隔離治療的306名病人佔全人口的0.0013%,接受居家隔離/檢疫的8萬多人佔全人口的0.35%,對於R值的影響不大,學校全面停課,可以減少學生與老師的日常社交次數達50%,停課師生人數佔全人口的20%,R值可以降為1.2-3.2。
陳建仁也說,全國禁止外出將使經濟活動受到影響,所以各國都需要好好拿捏。陳建仁呼籲全民,全球疫情依然嚴峻,希望國人除了做好自主健康管理,養成勤洗手及必要時戴口罩的衛生習慣之外,也都能確實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引,遵行保持社交距離的各項措施,讓台灣能夠早日脫離武漢肺炎疫災的威脅。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